侠之大者,为国为民。

孤僻与合群

认识自己,分析自己,改变自己,再重新认识自己.....这样不断地循环下去,可能是每个人一辈子都得做的功课。在不同环境,不同时间,面对不同的人,人都会呈现种不同的状态和特征;另一方面,人也每时每刻都在成长,都在蜕变。而想在这一切的变数中,认识也在不断变化的自己,真的不是简简单单的就可以完成的。

而最近,我对人的社交性格产生了兴趣。就拿今天的事来说吧。

今天我参加了一个活动,是去群马县大泉町参观旅游。大泉町是一个在日本巴西人的聚集地,巴西餐馆,巴西商场,巴西人学校都完备地配置在大社区中。我们一行人在这个小镇上吃饭,踢球,观看舞蹈,购物,总的来说是挺充实的一天。

今天参加活动的人中有5个中国人,12个日本人,1个泰国人。今天一天我的表现客观来说,属于很合群。先是早上电车上迅速和面善的泰国男生和中国女生友好交谈,紧接着在换乘候车时和一位中国男生,两位日本女生进行了有好沟通。中午在饭桌上又和邻桌的两位日本男生,两位日本女生进行了交流。最后下午在足球比赛中,由于和大龄日本大叔分到了一组,在比赛中既和四位日本大叔加深了感情,还获得了两粒进球。最终统计,除了和一对日本情侣和一位中国男生没怎么交流之外,最后和其他人的关系是非常融洽的。

情侣由于是在恋爱间,我没有主动和他们打招呼。而那位中国男生我是上车后,主动搭讪并示好的。但是由于反馈度较低,我也没有继续去示好。最终发现那位男生确实显得有些孤僻,一天没有和人有过太多交流。

他的孤僻,让我想起了我的大学前期以及现在在政研的时光。

我经历各种测试,再加上别人的反馈得出,自己的性格是属于外向主动性。但是我在群体生活中,尤其是初期,社交表现形式都是以爱单独行动,略显孤僻为主。原因在于,

一. 如果不在一段情感关系中,我一般喜欢按照自己的每天规划去生活,而自己制定的时间表一般比较紧凑,很难和他人一起完成,所以我较喜欢一个人行动。

二. 生活习惯中,我不爱去人多的地方,我习惯在安静的房间单独做事,同时每天需要独处整理情绪,所以初期的社交时间更加减少了。

三. 我虽然在社交中主动,但较为敏感且自尊心较高。在社交初期,我一般会主动示好,若是碰见反馈快的人,很可能两人的关系能够很快拉近。但若是对方没能给我主动反馈或是无视的话,即使后来对方主动修复,我可能还会记得最初的无视伤害,从而内心难以再次敞开。

所以回顾我的社交经历中,有很多前期不顺后期翻盘的事例。前期较为被动,后来周围慢慢了解我的性格,认识到我是个真诚热情的人,才会越处越好。这一点也从我很多后来交到的好朋友的口中得到证实。

看过很多伟人说过“走自己的路,让别人去说吧”类似的话。但是我终究不是伟人,当我在群体中像今天那个男孩一样被孤立时,我会寂寞沮丧痛苦。这也是我感觉自己现在在早大的情况。首先性别上,身边女多男少的情况就让我郁闷,从小生活中与异性交流的匮乏,让我对于普通女性的话题与行为都表示难以理解。其次,性格兴趣相投的人较少,我喜欢真诚热情的男生,我喜欢善良不做作的女生,刚来的时候我可能真的是眼力不够,没找到很多喜欢的人。所幸的是我现在已经找到不少了,我希望继续永远和他们相处下去。最后的原因是我自己的问题,早大很多能力很强的人,很多我无法与他们正面竞争,我产生了自卑心理就开始避开与对方相处。而现在我知道我错了,我需要学习他们,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,这样才是变强的唯一途径。

孤僻也好,合群也好,都是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,本无可厚非。但是人类社会的特点决定了,人是群居动物,如果个体过于脱离组织单独生活的话,此个体的社会评价就会降低。有些悲哀,但也是自然规律。自己现在学的就是媒体新闻,每个环节更需要不同类型伙伴的支持与协作,如果再不去克服自己的玻璃心,再不去更加阳光地和他人相处,想成为“一流记者”的梦恐怕很难实现吧。

我喜欢自己给自己起的名字“海阳”。像大海一样包容,像阳光一样温暖。

希望未来的某一天,能够无愧于心。

评论

© 海陽部落 | Powered by LOFTER